
作品名稱:旋轉浮雕 n°11 – 日全食 / 旋轉浮雕 n°12 – 白色螺旋 Rotorelief n°11 – Total Eclipse / Rotorelief n°12 – White spiral
創作者:馬塞爾·杜尚 Marcel Duchamp
創作年代:1935
風格:達達主義,歐普藝術
媒材:石闆印刷,硬紙闆
類型:抽象藝術題材
現位于:喬治蓬皮杜中心,巴黎,法國
版權信息:Marcel Duchamp Fair Use
作品介紹
馬塞爾·杜尚是二十世紀實驗藝術的先鋒,被譽爲“現代藝術的守護神“,對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西方藝術有着重要的影響,是達達主義及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12。他的作品常常挑戰傳統的藝術觀念和審美标準,探索藝術與生活、藝術與觀衆之間的關系。
《旋轉浮雕》是杜尚在1935年創作的一組六張卡紙碟,每張碟都有兩面不同的圖案,可以放在唱機上旋轉。這些圖案由幾何形狀和曲線組成,形成了一種視覺錯覺,讓觀衆感覺到圖案在空間中浮動或旋轉。杜尚稱這些作品爲“視覺唱盤”,意在強調它們是一種新的視覺媒介,而不是傳統的繪畫或雕塑3。
《旋轉浮雕》中的兩張碟分别爲《日全食》和《白色螺旋》。《日全食》呈現了一個黑色的圓環,中間有一個白色的圓點,仿佛是太陽被月亮遮擋的景象。《白色螺旋》則展示了一個白色的螺旋形狀,由一條不斷變細的線條構成,給人一種向中心收縮或向外擴張的感覺。這兩張碟都利用了對比和重複的手法,創造了一種動态和節奏感。
杜尚在1935年爲法國電影《阿南齊亞》(Anémic Cinéma)制作了《旋轉浮雕》,這是他唯一一部完整的電影作品。電影中交替出現了九張《旋轉浮雕》和十句文字,文字都是由同音字或諧音字組成的雙關語,例如“玫瑰之所以如此玫瑰,是因爲它們是玫瑰”(La rose est sans pourquoi, elle fleurit parce qu’elle fleurit)。電影通過視覺和語言的遊戲,表達了杜尚對藝術、哲學和社會的諷刺和批判3。
《旋轉浮雕》是杜尚對現成物理念的延伸和發展,他将日常物品轉化爲藝術品,并賦予它們新的意義和功能。通過使用唱機這種機械設備,他也展示了他對技術和媒介的興趣和實驗精神。《旋轉浮雕》不僅是杜尚個人風格和思想的體現,也是二十世紀先鋒藝術中最具創新性和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感謝您對藝術百科網站的運營支持,您的贊助屬于自願行爲,用于支付本站服務器資源和運營維護成本。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