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Ia Orana Maria (We Hail Thee Mary) Ia Orana Maria (We Hail Thee Mary)
创作者: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创作年代:1891; French Polynesia
风格:掐丝珐琅彩主义
媒材:油画,画布
类型:寓意画
图片尺寸:113.7 x 87.7 cm
现位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纽约市,纽约,美国
版权信息:Public domain
作品介绍
Ia Orana Maria(Hail Mary)(1891年)是保罗·高更在大溪地绘制的第一幅主要画布。他于1891年前往那里寻找一个不受现代社会限制的野生热带天堂。艺术家很快发现这个“原始天堂”并不存在,相反,他目睹了法国殖民政策对波利尼西亚本土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压制的影响。
在《Ia Orana》中,玛丽亚·高更巧妙地解决了这种紧张关系,将传统的基督教主题翻译成波利尼西亚语。这幅画描绘了两个大溪地妇女与有远见的麦当娜和孩子之间的相遇。这些妇女向麦当娜和孩子致敬,用画作“Ia Orana Maria”左下角用罗马字符写的文字向他们致意。“Ia Orana”是塔希提岛的常见称呼,意思是这幅画的标题翻译为问候语“你好玛丽”或“冰雹玛丽”。在两个女人旁边是一个天使的身影,金色的翅膀被开花的灌木丛分开并部分隐藏。这种安排让人想起布道后的异象:雅各布与天使摔跤(1888),其中构图中心的树干将天使与虔诚的布雷顿妇女分开。虽然大溪地的环境更丰富多彩,但这两幅画的共同原则是将日常生活与超自然元素相结合。
Ia Orana Maria是高更融合不同文化影响的能力的一个例子:基督教肖像画与非西方(波利尼西亚,爪哇,日本)文化的参考。高更经常依靠复制品和照片作为他绘画的来源,这些视觉效果对他的艺术实践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张照片是爪哇岛上婆罗浮屠的佛教寺庙。照片显示了两个雕刻的楣板,顶部是贝纳雷斯路上的僧侣,底部是南达纳的迈特拉卡尼亚卡的到来。高更将楣带中的元素挪用到Ia Orana Maria的构图中:他使用顶部楣板左侧的两个男性形象作为向大溪地圣母子致敬的女性崇拜者的基础。他还改变了衣服,用大溪地的披肩和帷幔覆盖了妇女的身体。通过结合不同的来源并将它们调整成一个新的结构,高更能够将其他艺术家的创作转化为他自己的作品。婆罗浮屠寺的人物在后来的作品中继续成为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例如画作Faa Iheihe(1898年)和木刻Changement de résidence (居住地变更)(1899年)。
高更在 1892 年 3 月的一封信中详细描述了 Ia Orana Maria,评论说他对这幅画很满意。他还将画中的麦当娜和孩子的图案复制到其他媒介中,例如锌笔画Ia Orana Maria[/i[/url]](1894年)和木炭画Ia Orana Maria(1895年),他献给新印象派艺术家和赞助人Antoine de La Rochefoucauld伯爵。
感谢您对艺术百科网站的运营支持,您的赞助属于自愿行为,用于支付本站服务器资源和运营维护成本。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