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称:自画像 Self-Portrait
创作者:朱迪丝·雷斯特 Judith Leyster
创作年代:c.1630
风格:巴洛克
媒材:油画,画布
类型:自画像
现位于:国家美术馆,华盛顿特区,美国
版权信息:Public domain
作品介绍
这幅自画像描绘了艺术家在画架上,中途转身,手里拿着画笔面对观众。当她转身时,她躯干的对角线,蕾丝衣领和袖子里暗示运动的光线,以及她的面部表情,嘴唇张开,仿佛开始微笑,营造出一种活泼的即时感。在右边的画架上,一位身穿蓝色衣服的动画音乐家正在拉小提琴并跟着唱歌。画中的绘画进一步强调了莱斯特作为风俗作品大师的自我展示。在这里,她创新性地比较了音乐和绘画艺术,在音乐家的弓和画家的画笔的回声对角线上,而她对裁剪的使用使这幅画看起来几乎像快照一样自发。
莱斯特在这里的处理是自画像的一个显着创新,因为实际上,她正在营销她的品牌,因为这里描绘的音乐家是从她最受欢迎的作品《幸福夫妇》(1630)中复制的。与此同时,X射线显示,画架上的绘画最初是女孩的肖像,可能是自画像,正如艺术评论家彼得·施杰尔达尔(Peter Schjeldahl)所写的那样,“字面上的自我掩饰讲述了一个忧郁的故事,但这幅画是一种快乐,追溯起来,是一个女权主义的偶像。艺术家的画笔指向音乐家的胯部,这是当时常见的典故。Schjeldahl指出,在莱斯特充满活力的表面之下,“社交和性焦虑与火灾警报的即时性刺痛。
在她去世后的几年里,莱斯特的作品消失了,因为她的作品被认为是弗兰斯·哈尔斯或她的丈夫,画家扬·米恩斯·莫莱纳尔的。1893年,卢浮宫购买了《幸福夫妇》(1630年),认为这是哈尔斯的作品,却发现了莱斯特的签名和商标,一个星星符号,发挥了她姓氏“lodestar”的含义。尽管这部作品在归于哈尔斯时受到了评论家的称赞,但随后他们因作品的“弱点”而将其降级。从1970年代开始,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等女权主义艺术学者和游击队女孩(Guerrilla Girls)等艺术家对莱斯特的作品产生了兴趣。
感谢您对艺术百科网站的运营支持,您的赞助属于自愿行为,用于支付本站服务器资源和运营维护成本。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