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權力工具 Instruments of Power
創作者:托馬斯·哈特·本頓 Thomas Hart Benton
創作年代:1930 – 1931
風格:地方主義
媒材:畫闆,蛋彩,油畫
類型:都市風景畫
圖片尺寸:233.7 x 406.4 cm
現位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都會),紐約市,紐約,美國
版權信息:Thomas Hart Benton Fair Use
作品介紹
《今日美國》提供了整個 1920 年代美國生活的全景,是一幅房間大小的壁畫,由十塊帆布闆組成。密蘇裏州本地人托馬斯·哈特·本頓(Thomas Hart Benton)将《今日美國》畫在格林威治村進步思想和教育中心新社會研究學院三樓的會議室上。這幅壁畫于1930年由新學院的主任阿爾文·約翰遜(Alvin Johnson)委托創作。本頓在1931年很早就完成了它,當時學校開設了由建築師約瑟夫·厄本設計的新建築。盡管藝術家的作品沒有收到任何傭金,但他得到了免費雞蛋的“報酬”,蛋黃是他創作蛋彩畫顔料的蛋黃。
《今日美國》的八個面闆描繪了美國不同地區的生活:南部、中西部、西部和紐約。在1920年代,本頓走遍了美國的這些地區,創作了一系列生活研究,主要是用鉛筆,他以《今日美國》的許多細節爲基礎。本頓根據他在 1926 年夏秋兩季穿越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和佐治亞州期間所做的研究繪制了《佐治亞州采棉工》(1929 年)。藝術家在構思和執行《深南》(Deep South,1931)時回到了同一組研究,這是《今日美國》地理和時間順序掃蕩的第一個小組。
最大的《今日美國》展闆“權力工具”充滿了體現現代工業力量的巨大機器。最後一個也是最小的面闆,伸出的手,隻顯示伸手去拿面包的手和其他拿着錢的手,暗指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造成的經濟絕望和不平等。盡管提到了大蕭條,但本頓的壁畫有力地促進了“進步”的概念,正如他所認爲的那樣,基于現代技術。本頓的壁畫揭示了藝術家的信念,即進步所依賴的基礎技術和機械力量反過來又依賴于體力勞動和工業勞動。因此,大型英勇工人的屍體填滿了壁畫的許多面闆。在整個1920年代,工人和勞工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和攝影師,包括劉易斯·海因(1987.1100.119)和詹姆斯·萊斯内·威爾斯(1999.529.173)。
與這些戲劇性的勞動和鬥争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頓在《舞廳城市活動》(2012.478b)和《地鐵城市活動》(2012.478c)中描繪了禁酒令(1920-33)期間流行的休閑活動,特别是跳舞(爵士音樂)和飲酒(當時是非法的)。本頓城市生活場景的粗俗将它們與他的朋友雷金納德·馬什(32.81.2)的作品聯系起來,他回憶起在《今日美國》的城市大樓(2012.478i)小組中爲非裔美國建築工人的形象建模。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是本頓當時在藝術學生聯盟(Art Students League)的學生,他爲其他工人建模,包括面闆鋼(2012.478h)中的大人物。在1940年代,波洛克成爲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的領導者。
本頓以一種充滿活力、不安分的具象風格創作了《今日美國》,反映了他對十六世紀歐洲繪畫的研究,尤其是被稱爲矯飾主義(1972.171)的風格。但是,他所畫的人物的誇張,啞劇手勢和表情也讓人想起二十世紀初的電影,以及其他流行的來源。本頓對建築的描繪也具有舞台特色,尤其是《權力工具》(2012.478a)中的大壩,這種立面暗示了他對意大利畫家喬治·德·基裏科(Giorgio de Chirico,1996.403.10)的回應。壁畫最顯着的特點之一是鋁葉木造型,它不僅構成了整個作品的框架,而且在每個大型構圖中創造了創造性的空間突破。當《今日美國》安裝在新學校時,這些造型與Urban建築設計中的裝飾藝術細節相呼應。
在1934年登上《時代》雜志的封面後,本頓離開紐約,次年定居密蘇裏州的堪薩斯城。在整個 1930 年代和 1940 年代,他與一場被稱爲區域主義的運動密切相關,其中包括約翰·斯圖爾特·庫裏(42.154)和格蘭特·伍德(50.117),這些藝術家高舉美國農村,傾向于将當代抽象藝術視爲非美國。在此期間,本頓畫了七月幹草(43.159.1),這幅作品反映了他對十六世紀荷蘭藝術家彼得·勃魯蓋爾(19.164)的欽佩。
在新學院的董事會中居住了五十多年後,《今日美國》證明學校很難永久維持下去。1982年,學校宣布出售這幅壁畫,條件是它不會在美國境外轉售或作爲單獨的面闆出售。但這項工作對整體銷售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增加了面闆分散的可能性。
《今日美國》于1984年被AXA(當時的公平人壽)收購,以支持當時的市長愛德華·I·科赫(Edward I. Koch)和其他人的努力,以保持其完整性和紐約市。兩年後,經過廣泛的清理和修複,《今日美國》在安盛位于第七大道787号的新總部揭幕,廣受好評。當公司于1996年再次将其公司總部遷至美洲大道1290号時,《今日美國》在大堂展出。它一直存在到 2012 年 1 月,當時公司被要求将其拆除以爲翻新讓路。拆除後,AXA安盛決定将這幅曆史作品納入博物館收藏,2012年12月,安盛将這幅壁畫捐贈給了大都會博物館。
感謝您對藝術百科網站的運營支持,您的贊助屬于自願行爲,用于支付本站服務器資源和運營維護成本。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