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文森特在阿爾勒的卧室 Vincent’s Bedroom in Arles
創作者: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創作年代:1888; Arles,Bouches-du-Rhône,France
風格:後印象派
媒材:墨水,紙質
類型:素描
現位于:梵高博物館,阿姆斯特丹,荷蘭
版權信息:Public domain
作品介紹
《文森特在阿爾勒的卧室》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的三幅類似的油畫作品的統稱。梵高自己給這些作品的标題隻是簡單地稱爲《卧室》(法語:La Chambre à coucher)。在他的信件中,我們可以根據右邊牆上的畫作來區分這三幅畫的不同版本。
這些畫作描繪了梵高在法國布什-杜-隆省阿爾勒市2号拉馬丁廣場的住所,也就是被稱爲“黃房子”的地方。右邊的門通向樓上和樓梯;左邊的門是他爲高更準備的客房;前面的窗戶朝向拉馬丁廣場和公共花園。這個房間不是矩形的,而是梯形的,前牆的左邊角是鈍角,右邊角是銳角。1
梵高在1888年10月中旬開始創作第一版時,他在阿爾勒居住,并向他的弟弟提奧解釋了他的目标和手段:“這次我隻是再現了我的卧室;但是這部分必須有豐富的色彩,它的簡化使得應用于物體的風格增加了一種高貴感,能夠暗示一種某種休息或夢想。好吧,我想當我們觀看這個構圖時,我們會停止思考和想象。我把牆壁畫成淡紫色。地闆用格子布。木制的床和椅子,像新鮮黃油一樣黃;床單和枕頭,檸檬淺綠色。床罩,猩紅色。窗戶,綠色。洗臉盆,橘黃色;水箱,藍色。門,淡紫色。就這些了。在這個房間裏,百葉窗關着,沒有别的東西。方形的家具必須表達堅定不移的休息;還有牆上的肖像、鏡子、瓶子和一些服裝。畫面上沒有白色,所以它的框架會是白色的,目的是讓我與醫生建議我必須休息相一緻。我沒有描繪任何類型的陰影或暗影;我隻是使用了簡單純粹的顔色,就像那些在煎餅裏面。”2 梵高在這封信中也附上了這個構圖的草圖,稍後他又在給高更的信中附上了另一個草圖。1 在信中,梵高解釋說,這幅畫是在他生病卧床幾天後完成的。3
第一版右邊牆上有梵高爲他的朋友歐仁·博什和保羅-歐仁·米利埃畫的小型肖像。歐仁·博什的肖像被稱爲《詩人》,保羅-歐仁·米利埃的肖像被稱爲《戀人》。
《文森特在阿爾勒的卧室》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他對自己的卧室的感情和想象。他用明亮而鮮豔的色彩,以及簡化而有力的線條,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和溫馨的空間。他的卧室是他的安慰和休息的地方,也是他爲高更準備的地方,寄托了他對友誼和藝術合作的期待。然而,高更在阿爾勒的逗留并不順利,兩人經常發生争吵,最終導緻了梵高割下自己的耳朵的事件。梵高後來在精神病院住了一段時間,期間他又創作了另外兩個版本的《卧室》,分别送給了他的弟弟提奧和他的母親。這三幅畫目前分别收藏在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學院和巴黎奧賽博物館。
感謝您對藝術百科網站的運營支持,您的贊助屬于自願行爲,用于支付本站服務器資源和運營維護成本。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