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量棉花 Weighing Cotton (1939),托马斯·哈特·本顿

称量棉花 Weighing Cotton (1939),托马斯·哈特·本顿

作品名称:称量棉花 Weighing Cotton
创作者:托马斯·哈特·本顿 Thomas Hart Benton
创作年代:1939
风格:地方主义
类型:风俗画
版权信息:Thomas Hart Benton Fair Use

作品介绍

《称棉花》(1939年)属于三幅画作系列,艺术家在其中展示了他对美国中心地带的看法。就像《称棉花一样摇篮小麦》(1938)和《烤耳朵》(1938-1939)描绘了让本顿着迷的农业景观:“[我]相当痴迷于美国——密西西比地区、欧扎克,以及我可以看到孤独的犁夫、采棉工、河船夫和摇摇欲坠的房子的地方,这些房子从来都不是好东西。《称量棉花》很可能是基于本顿在 1938 年夏天在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荷马州、密苏里州、田纳西州和北卡罗来纳州旅行时绘制的草图。

后来,本顿为他的人物创建了粘土模型,然后将它们设置成三维排列,这使他能够从各个角度观察和检查构图。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丁托列托使用类似的方法来创作他的作品,本顿于 1919 年开始这种做法。在粘土研究中,本顿准备了复杂的多人物构图,但他在画作中做了一些补充。他在合适的距离上添加了一个人物,并在宽阔的夏日天空下构图场景,背景是木棚和棉田。

《称量棉花》展示了棉花田里普通的一天,工人们沉浸在日常生活中。在 1930 年代,棉花主要由黑人工人手工收割,他们的工资由他们采摘的棉花数量决定。在这幅画中,男人们为一个共同的目的而工作,用棉花装满马车,但他们不是一个平等的团队。中心人物是一个穿着鲜红色衣服的白人男子,站着,拿着一根长柄称重杆。相比之下,黑色人物穿着柔和的颜色,可以看到弯腰拖着沉重的棉花袋。通过这种方式,艺术家传达了权力动态,即白人对黑人工人的权威。然而,主要人物是前景中的黑人妇女:她被描绘成从后面向中央群体。她在该计划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她穿着白色西装,不是工人之一。她可能与其中一名工人有亲戚关系,或者在去参加特殊活动的路上路过。在《称棉花》中,与其他绘画一样,本顿通过重复形式和颜色来制作构图动画。例如,他重复挂在工人和采摘者肩膀上的袋子里的曲线。同样,白云在形式上呼应,并为右侧的袋子和一排排棉铃着色。

本顿、格兰特·伍德和约翰·斯图尔特·库里是美国地区主义艺术运动的主导人物。在他们的画作中,他们描绘了美国农村,主要是南部和中西部。他们对美国的代表表达了对这个国家的怀旧看法,尽管本顿相信他艺术的客观性:“我的美国形象是由我所遇到的,在我经历的时代’那里’的东西组成 – 不多也不少”。尽管如此,本顿在《称量棉花》中的愿景代表了美国的理想化版本:棉田里黑人工人的条件比本顿的描述要严酷得多。

高清原图下载地址:
画咖
请输入验证码!
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