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特·奧斯本
Walter Osborne
國籍:愛爾蘭
流派:印象派,後印象派
已收錄15件藝術品
打包下載
沃爾特·弗雷德裏克·奧斯本(Walter Frederick Osborne,1859年6月17日- 1903年4月24日)是愛爾蘭印象派和後印象派風景和肖像畫家,以描繪 19 世紀後期工人階級生活的紀錄片而聞名。他的大部分畫作都是具象的,關注婦女、兒童、老人、窮人和都柏林街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一系列的鄉村場景。他還制作了城市景觀,他用素描和照片繪制。作爲一名多産的藝術家,他創作了油畫、水彩畫和大量鉛筆素描.
奧斯本的才華在年輕時就很明顯,他年輕時四處旅行;在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學院學習。他在早期演出後成爲皇家希伯尼安學院的成員。後來,他在英國鄉村和布列塔尼度過了一段時間,在那裏他熟悉了印象派的風格。奧斯本創作了油畫、水彩畫、粉彩畫和鉛筆作品。他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肖像畫、風景畫和動物畫,但今天他以描繪愛爾蘭工人階級窮人的紀錄片而聞名.
奧斯本具有引人入勝、有魅力的個性,在各種社交圈中都廣爲人知。他在43歲時死于肺炎,然後才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
Walter Osborne出生于都柏林的Rathmines,是William Osborne的三個兒子中的第二個,William Osborne是一位成功的動物畫家,專門爲當時繁榮的愛爾蘭地主描繪馬和狗。到了 1880年代,許多地主遇到了經濟困難,威廉不得不專注于畫狗.
沃爾特從父親那裏了解到畫動物可以賺錢,他制作了不少;包括兒童和他們的寵物,特别是他1885年的《新來》,以及一系列關于奶牛的印象派作品。然而,根據藝術史學家坎貝爾的說法,在這些畫作中,“奧斯本避開了維多利亞時代風俗畫中過于感傷或文學的品質,并表現出一種更接地氣、寫實的方法和溫柔的情緒。
他曾在拉斯明學校和皇家希伯尼安學院學校接受教育.
他在安特衛普的Koninklijke Academie voor Schone Kunsten學習期間,于1881年和1882年獲得了泰勒獎,這是當時愛爾蘭最高的學生榮譽。他受到佛蘭芒畫家魯本斯和法國現實主義畫家朱爾斯·巴斯蒂安-勒帕吉以及貝爾特·莫裏索的影響。1883年,奧斯本從安特衛普搬到布列塔尼,在那裏他畫了他著名的蘋果聚會,Quimperlé,現在在愛爾蘭國家美術館。不久之後,他移居英國,與納撒尼爾·希爾和奧古斯都·伯克一起在沃爾伯斯維克工作。在此期間,他經常回到都柏林,爲他最著名的系列作品——城市窮人的日常生活——做準備草圖。雖然在今天受到高度評價,但這些紀錄片,街頭畫在商業上并不成功,奧斯本通過中産階級的肖像畫來補充他的收入,這些肖像畫在藝術上并不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