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Shen Zhou
國籍:中國
流派:明朝(1368-1644)
已收錄10件藝術品
打包下載
沈周(漢語:沈周;拼音:Shěn Zhōu,1427-1509),字啓南和石田,是中國明代畫家.
沈周出生于中國江蘇省蘇州市附近相城的一個富裕家庭。他的家譜将他的家族财富追溯到元代晚期,但僅限于沈的曾祖父沈良臣,他在蒙古統治解體後成爲富有的地主。元朝崩潰和新明朝出現後,稅吏的職位被分配給沈家的首領,在洪武皇帝的新立家制度下。這穩步而充分地增加了家族的财富,同時将沈良臣的男性後代從明朝官員的強制性職業中解放出來,并允許他們以退休的學者藝術家的身份度過大部分生活。父親沈恒赤去世後,沈周決定放棄官考,将一生奉獻給寡居的母親張素婉。他可能從未打算當官,但直到他父親去世才明确這一點。因此,他放棄了官職生活,同時仍然以持久的孝順行爲維護了自己的聲譽。通過這種方式,他能夠過上隐居的生活,沒有責任(除了照顧母親),并将時間投入到繪畫、社交和修道院沉思周圍的自然世界
沈周生活在中國繪畫史上的關鍵時刻,爲中國的藝術傳統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蘇州創辦新吳校。在元朝(1279-1368)時期,畫家們相對自由地實踐,培養了一種更“個人主義”、更創新的藝術方法,明顯偏離了他們之前的宋代大師更膚淺的風格。然而,在明朝初期,洪武皇帝(1368-1398年在位)決定将現有的大師級畫家引進到他在南京的宮廷,在那裏他有能力培養他們的風格以符合宋大師的繪畫。由于洪武因試圖邊緣化和迫害學者階層而臭名昭著,這被視爲試圖将士紳的影響從藝術中驅逐出去。明代宮廷畫家的主要風格被稱爲浙畫派。然而,随着永樂皇帝(1403-1424年在位)的即位,首都從南京遷至北京,帝國影響力與蘇州城之間拉開了很大的距離。這些新條件導緻了吳畫派的興起,這種有點颠覆性的風格複興了明朝中國受啓發的學者畫家的理想.
沈周的學術成長和藝術訓練使他從小就對中國曆史傳統産生了敬畏,這種崇敬影響了他的生活和他的藝術。他在曆史和經典方面都有成就,他的畫作顯示出對元代風格、中國曆史以及他在孝道生活中所體現的正統儒家思想的紀律服從。他最著名的是他的風景畫和他對花朵的“無骨”渲染,這些花朵以元大師的風格精心創作。然而,他并不總是在嚴格的範圍内繪畫。他繼承的繁榮使他能夠獨立于贊助人進行繪畫,而且他這樣做的方式在揭示他的曆史影響的同時,是他自己的獨特之處。沈擁有大量元末和明初的繪畫作品,他和他的學者畫家同事将這些畫作作爲鍛造吳派複興主義方法的典範。他經常将實驗元素與元大師更嚴格的風格相結合。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與他人合作完成的,在與文人朋友的聚會上将繪畫、詩歌和書法結合起來。正是基于這些理想,他的吳派才成立。對于吳國畫家來說,繪畫是一種冥想,而不是一種職業。沈周從不觊觎他的畫,盡管經常被别人觊觎和模仿。在沈周的眼中,一幅畫不是商品,而是畫家本人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