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米爾·馬列維奇
Kazimir Malevich (1879-1935)
國籍:烏克蘭
流派:絕對主義,抽象藝術,前衛藝術
已收錄190件藝術品
打包下載
卡齊米爾·塞韋裏諾維奇·馬列維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9年2月23日[O.S. 11] - 1935年5月15日)是俄羅斯前衛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他的開創性工作和寫作對 20 世紀非客觀或抽象藝術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至上主義概念試圖發展一種表達形式,盡可能遠離自然形式(客觀性)和主題的世界,以獲得“純粹感覺的至高無上”和靈性。早期,馬列維奇以各種風格工作,迅速吸收了印象派,象征主義和野獸派風格,并在1912年巴黎旅行後,立體主義。他逐漸簡化了自己的風格,用關鍵作品塑造了自己獨特的聲音,這些作品探索了純粹的幾何形式及其彼此之間的關系,并以最小的理由爲背景。他的《黑色方塊》(1915年)是白底黑方塊,代表了迄今爲止最激進的抽象畫作,并畫了“一條不可逾越的線(...在舊藝術和新藝術之間“;至上主義構圖:白底白字(1918)是一個幾乎無法區分的灰白色正方形疊加在灰白色地面上,将他的純抽象理想帶到其邏輯結論。除了他的畫作,馬列維奇還以書面形式闡述了他的理論,如“從立體主義到至上主義”(1915年)和《非客觀世界:至上主義宣言》(1926年>><<)。緊随其後的是,諸如至上主義和弗拉基米爾·塔特林(Vladimir Tatlin)的建構主義等先鋒運動受到政府中托洛茨基派系的鼓勵。馬列維奇擔任過多個重要的教學職位,并于 1919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十六屆國家博覽會上舉辦了個展。1927年,他在華沙和柏林舉辦了個展,将他的認可傳播到西方。不幸的是,在他回國後,現代藝術在新的斯大林主義政府中失寵了。馬列維奇很快失去了教職,作品和手稿被沒收,他被禁止創作藝術;1930年,由于波蘭和德國之行引起懷疑,他被監禁了兩個月。被迫放棄抽象,他在1935年56歲時因癌症去世前的幾年裏以代表性風格繪畫。盡管如此,他的藝術和寫作影響了同時代人,如El Lissitzky,Lyubov Popova和Alexander Rodchenko,以及後來的幾代抽象藝術家,如Ad Reinhardt和極簡主義者。他在現代藝術博物館(1936年),古根海姆博物館(1973年)和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1989年)的主要展覽中被追授,該博物館收藏了他的大量作品。在1990年代,博物館對馬列維奇許多作品的所有權要求開始受到他的繼承人的争議。2008年,他的畫作《至上主義構圖》以超過600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創下了俄羅斯藝術品在拍賣會上的紀錄價格.
Kazimir Malevich出生于Kazimierz Malewicz的一個波蘭家庭,在波蘭瓜分期間定居在俄羅斯帝國基輔省基輔附近。他的父母Ludwika和Seweryn Malewicz像大多數波蘭人一樣是羅馬天主教徒,盡管他的父親也參加了東正教禮拜。他們都是在 1863年反對沙皇軍隊的波蘭一月起義失敗後從英聯邦的前東部領土(今白俄羅斯科皮爾地區)逃到基輔的。他的母語是波蘭語,盡管他在公共場合說烏克蘭語。随後,馬列維奇甚至用烏克蘭語寫了一系列關于藝術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