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馮檢基·肯西特
John Frederick Kensett (1816-1872)
國籍:美國
流派:現實主義
已收錄26件藝術品
打包下載
約翰·弗雷德裏克·肯塞特(John Frederick Kensett,1816年3月22日- 1872年12月14日)是美國藝術家和雕刻師。作爲哈德遜河畫派第二代藝術家的成員,肯塞特的标志性作品是新英格蘭和紐約州的風景畫,其清澈的光線和甯靜的表面慶祝自然的超然品質,并與發光主義有關。肯塞特的早期作品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托馬斯·科爾的影響,但從一開始就以偏愛較冷的色彩和對不太戲劇性的地形感興趣而著稱,在調色闆和構圖上都傾向于克制。肯塞特成熟的作品以甯靜的風景爲特色,用備用幾何形狀描繪,最終在一系列繪畫中,沿海海岬與玻璃光滑的水相平衡。他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
他出生于1816年3月22日。肯塞特在柴郡學院上學,并與他的移民父親托馬斯·肯塞特(Thomas Kensett)一起學習雕刻,後來又與他的叔叔阿爾弗雷德·達格特(Alfred Daggett)一起學習雕刻。他在紐黑文地區擔任雕刻師直到1838年左右,然後在紐約市擔任鈔票雕刻師.
1840年,肯塞特與Asher Durand和John William Casilear一起前往歐洲學習繪畫。在那裏,他與本傑明·錢普尼會面并旅行。兩人在整個歐洲素描和繪畫,磨練了他們的才華。在此期間,肯塞特對17世紀的荷蘭風景畫産生了欣賞和親和力。肯塞特和尚普尼于1847年返回美國.
建立工作室并在紐約定居後,肯塞特在東北部和科羅拉多落基山脈廣泛旅行,并多次返回歐洲.
肯塞特以其紐約州北部和新英格蘭的風景以及新澤西州沿海的海景而聞名, 長島和新英格蘭。他與哈德遜河學派的“第二代”關系最密切。與桑福德·羅賓遜·吉福德、菲茨·亨利·萊恩、賈斯珀·弗朗西斯·克羅普西、馬丁·約翰遜·海德等人一起,衆所周知的“發光主義者”的作品的特點是無意識的、幾乎看不見的筆觸,用于傳達大氣光的質量和效果。這種影響源于崇高自然和沉思的超驗主義哲學,使人更接近精神真理。1848年,他被選爲美國國家設計學院的準會員,并于1849年成爲正式院士.
1851年,肯塞特畫了一幅華盛頓山的巨大畫布,已成爲白山藝術的标志。來自康威谷的華盛頓山被美國藝術聯盟購買,由詹姆斯·斯米利制作成版畫,并分發給全國 13,000 名藝術聯盟訂閱者。其他藝術家從版畫中繪制了這個場景的副本。柯裏爾和艾夫斯在1860年左右出版了類似的印刷品。肯塞特的這幅畫幫助普及了新罕布什爾州的白山地區.
肯塞特的風格逐漸演變,從 1850年代傳統的哈德遜河學派風格發展到晚年更精緻的發光主義風格。到1870年代初,肯塞特在他位于康涅狄格州達連附近長島峽灣的滿足島的家中度過了相當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