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森
M.F. Husain (1915-2011)
國籍:印度
流派:立體主義
已收錄36件藝術品
打包下載
馬克布爾·菲達·侯賽因(Maqbool Fida Husain,1915年9月17日- 2011年6月9日)是一位享譽國際的現代印度畫家,也是孟買進步藝術家>><<團體的創始成員。他與孟買進步藝術家團體的早期聯系使用現代技術,并受到1947年分治後的“新”印度的啓發。他的叙事畫以改良的立體主義風格執行,可以是刻薄和有趣的,也可以是嚴肅和陰沉的。他的主題——有時是系列處理的——包括莫罕達斯·甘地、特蕾莎修女、羅摩衍那、摩诃婆羅多、英國拉吉以及印度城市和農村生活的主題。在他的繪畫生涯早期,直到他去世,他喜歡在他的許多作品中描繪馬的活潑和自由的精神。侯賽因是20世紀最著名和國際公認的印度藝術家。侯賽因主要以他的畫作而聞名,但也以他的素描和他作爲版畫家、攝影師和電影制片人的工作而聞名。他後來的一些作品引起了争議,因爲它們以非傳統的方式描繪了印度的傳統神靈,包括對神靈的裸體描繪.
他還執導了幾部電影。1967年,他憑借《通過畫家的眼睛》獲得了國家電影獎最佳實驗電影獎。2004年,他執導了《米納西:三城記》,這是他與藝術家兒子奧韋斯·侯賽因(Owais Husain)合作的電影,該片在2004年戛納電影節的電影市場單元放映<。 />
侯賽因于1915年9月17日出生于潘達爾普爾的一個蘇萊曼尼·博拉家族,他們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吉拉特邦,在過去的200年裏, 然後最初去了也門。他在巴羅達的一所伊斯蘭學校學習書法時,通過學習書法來培養藝術品味。侯賽因就讀于孟買的賈姆塞吉·吉傑博伊爵士藝術學院。在他職業生涯的早期,侯賽因在孟買畫電影海報。爲了賺取額外的錢,他在一家玩具公司工作,設計和制造玩具。他經常在負擔得起的情況下前往古吉拉特邦畫風景
侯賽因在 1930年代發展了他的繪畫技巧,爲不斷發展的寶萊塢電影業繪制廣告牌。這是一個年輕藝術家集團,他們希望打破孟加拉藝術學校建立的民族主義傳統,并鼓勵印度前衛,參與國際水平。藝術家們引用了1947年8月14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裂”,以及由此産生的宗教騷亂和重大生命損失,作爲他們于1947年12月在孟買成立進步藝術家團體的原因。藝術家們将分治視爲印度的“轉折點”,他們的新藝術風格受到(現代)印度藝術的敦促,也是(現代)印度藝術的轉折點。侯賽因的第一次個展是1952年在蘇黎世。他的第一次美國展覽于1964年在紐約的印度之家舉行。1966年,他被授予著名的Padma Shri .
1967年,他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電影,通過畫家的眼睛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放映,并獲得了金熊短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