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胡埃貝勒
Douglas Huebler (1924-1997)
國籍:美國
流派:觀念藝術
已收錄9件藝術品
打包下載
道格拉斯·許布勒(Douglas Huebler,1924年10月27日- 1997年7月12日)是美國觀念藝術家.
道格拉斯·許布勒在大蕭條期間在密歇根州農村長大,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海軍陸戰隊服役。戰後,在《退伍軍人權利法案》的資助下,Huebler在密歇根大學獲得了學士和碩士學位,後來繼續在巴黎的朱利安學院學習。他在紐約擔任了幾年的商業藝術插畫家,因爲他确立了自己作爲藝術家的地位.
Huebler最初是一名畫家,在60年代初繼續制作幾何富美家雕塑,這使他與極簡主義運動保持一緻。1969年,他與Joseph Kosuth,Robert Barry和Lawrence Weiner一起參加了由Seth Siegelaub策劃的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概念藝術展覽。作爲節目的一部分,Huebler發表了他最著名的聲明之一:“世界充滿了物體,或多或少有趣;我不想再補充了。然後,他開始在衆多媒體上創作作品,通常涉及紀實攝影,地圖和文字,以探索社會環境和時間流逝對物體的影響。Huebler早期作品的一個代表性例子是Duration Piece #5,1969年,一系列十張黑白照片,并附有文字;爲了記錄這件作品,Huebler站在中央公園,每次聽到鳥叫聲時,他都會将相機對準鳥叫的方向并拍攝一張照片。1971年,他開始了“可變件#70(進行中)全球”,爲此他提出了他的意圖“以攝影方式記錄每個活着的人的存在”。在1980年代和90年代,Huebler開始将繪畫融入他的概念藝術作品中,創造了一個他稱之爲“偉大的校正者”的角色,他采用了畢加索,馬蒂斯,勃魯蓋爾和Hieronymus Bosch等大師的作品,并試圖“使它們變得更好”。在他的“埋藏的寶藏”系列中,胡布勒畫了關于無良經銷商的文字,畫了假莫内茨、梵高、高更和德基裏科.
Huebler 的學術生涯跨越了四十多年;他曾在馬薩諸塞州的布拉德福德學院和哈佛大學教授藝術。Huebler于1976年至1988年擔任加州藝術學院藝術學院院長,在那裏他影響了包括Mike Kelley和Christopher Williams在内的一代藝術家。1989年,他退休到科德角。他于1997年在馬薩諸塞州特魯羅去世.
Huebler的第一次個人博物館展覽于1953年在底特律的菲利普斯畫廊舉行。此後,他在美國和歐洲的畫廊和博物館以及第五屆文獻展(1972年)等國際展覽中廣泛展出,并被納入許多概念藝術調查中。他生前最後一次回顧作品展于1994年在布魯塞爾美術宮舉行。有幾次死後的單人展覽,包括在倫敦卡姆登藝術中心(2002年)和日内瓦MAMCO(2006年)。2004年,Huebler的作品被列入展覽“最小的未來?藝術作爲對象1958-1968,洛杉矶當代藝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