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約翰遜
David Johnson (1827-1908)
國籍:美國
流派:浪漫主義
已收錄32件藝術品
打包下載
大衛·約翰遜(David Johnson,1827年5月10日- 1908年1月30日)是哈德遜河畫派第二代畫家的一員.
約翰遜出生于紐約州紐約市。他在國家設計學院的古董學校學習了兩年,并與哈德遜河藝術家賈斯珀·弗朗西斯·克羅普西(Jasper Francis Cropsey)短暫學習。與約翰·弗雷德裏克·肯塞特(John Frederick Kensett)和約翰·威廉·卡西利亞爾(John William Casilear)一起,他以Luminism的發展而聞名.
在1849年在考特斯基爾丁香海恩斯瀑布(Haines Falls)創作的一幅畫的背面,約翰遜寫道:“我第一次從大自然中學習。與J.F. Kensett和J.W. Casilear合作制造。到 1850年,約翰遜定期在紐約國家設計學院展出,并于 1859年成爲該學院的合夥人;1861年,他被選爲正式院士.
約翰遜的标志性作品通常格式很小,繪畫緊湊,處理精細,色彩豐富。基于對自然環境中特定樹木的大量初步繪畫和研究,他的畫作準确而誘人地描繪了東北風光和“現在稱爲發光主義的風格的精美例子”。約翰遜在 1860年代末至 1870年代初之間繪制了許多喬治湖場景,包括德累斯頓、喬治湖的景色(下圖).
約翰遜最大的成功是在 1870年代中期取得的,當時他展出了卡茨基爾、喬治湖和懷特山脈等流行景觀地點的畫作,以及紐約州中部的田園風光, 他是那個時代唯一經常光顧的重要藝術家。他在美國主要藝術中心廣泛展出,包括芝加哥,波士頓和費城,以及1877年的巴黎沙龍。然後,他的作品發生了變化,以反映法國巴比松畫派的影響,這種風格上的轉變遭到了同事的嚴厲批評,但與哈德遜河畫派畫家在審美品味變化時尋求保持相關性所面臨的困境平行。紐約州新羅謝爾貝賽德(下圖)是約翰遜後期作品的一個例子,當時巴比松的影響使他早期對哈德遜河學派的債務黯然失色.
約翰遜于1908年在紐約瓦爾登去世.
Howat,John K. et al. 美國天堂:哈德遜河學校的世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987年,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