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凡·戴克
Anthony van Dyck (1599-1641)
國籍:佛蘭德
流派:巴洛克
已收錄132件藝術品
打包下載
安東尼·範·戴克爵士(荷蘭語發音:[vɑn ˈdɛi̯k],許多變體拼寫;1599年3月22日- 1641年12月9日)是一位佛蘭芒巴洛克藝術家,在意大利和荷蘭南部取得巨大成功後,成爲英格蘭領先的宮廷畫家。他最著名的是他爲英格蘭的查理一世及其家人和宮廷畫的肖像畫,畫得輕松優雅,在接下來的 150年裏對英國肖像畫産生了主導影響。他還畫聖經和神話主題,表現出出色的繪圖能力,并且是水彩和蝕刻的重要創新者。Van Dyke胡須以他的名字命名.
Antoon van Dyck(他的佛蘭芒名字)出生于安特衛普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是絲綢商人弗朗茨·範·戴克(Franz van Dyck),母親是德克·庫珀斯(Dirk Cupers)和凱瑟琳娜·康尼克斯(Catharina Conincx)的女兒瑪麗亞(Maria)。他于1599年3月23日受洗(作爲安東尼奧)。他的才華很早就顯現出來,1609年他跟随亨德裏克·範·巴倫學習繪畫,并在1615年左右成爲一名獨立畫家,與他更年輕的朋友揚·勃魯蓋爾(Jan Brueghel the Younger)建立了一個工作室。到十五歲時,他已經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藝術家,正如他的自畫像,1613-14 所示。1618年2月,他被安特衛普聖路加畫家協會錄取爲自由大師。幾年之内,他将成爲安特衛普和整個北歐的主要大師彼得·保羅·魯本斯的首席助手,後者大量利用分包藝術家以及他自己的大型工作室。他對這位年輕藝術家的影響是巨大的;魯本斯稱十九歲的範戴克是“我最好的學生”.
他們關系的起源和确切性質尚不清楚;據推測,範戴克是魯本斯在1613年左右的學生,因爲即使是他的早期作品也幾乎沒有顯示出範巴倫風格的痕迹,但沒有明确的證據證明這一點。與此同時,魯本斯在相對較小且衰落的安特衛普市的統治地位可能解釋了爲什麽盡管範戴克定期返回這座城市,但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國外度過。1620年,在魯本斯爲安特衛普耶稣會教堂Carolus Borromeuskerk天花闆的主要委托合同中(1718年因火災而損失),範戴克被指定爲“門徒”之一,他将按照魯本斯的設計執行繪畫.
1620年,在白金漢侯爵喬治·維利爾斯的慫恿下, 範戴克第一次去英國,爲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工作,獲得了100英鎊。正是在倫敦阿倫德爾伯爵的收藏中,他第一次看到了提香的作品,提香對色彩的使用和形式的微妙建模将被證明是變革性的,提供了一種新的文體語言,豐富了從魯本斯那裏學到的作曲課程.
大約四個月後,他回到了佛蘭德斯, 但在 1621年末移居意大利,在那裏他呆了 6年,學習意大利大師并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成爲一名成功的肖像畫家。喬萬·彼得羅·貝洛裏(Giovan Pietro Bellori)說,他已經将自己表現爲一個重要的人物,惹惱了這位相當放蕩不羁的北方藝術家在羅馬的殖民地,他以“宙西斯的盛況......他的行爲是貴族而不是普通人,他穿着華麗的衣服閃閃發光;由于他在魯本斯的圈子裏習慣了貴族,天生心智高尚,急于讓自己與衆不同,所以他和絲綢一樣,戴着一頂帶有羽毛和胸針的帽子,胸前戴着金鏈子,并由仆人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