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倫·達爾克安熱洛
Allan D'Arcangelo (1930-1998)
國籍:美國
流派:波普藝術
已收錄12件藝術品
打包下載
艾倫·達坎傑洛(Allan D'Arcangelo,1930年6月16日在紐約布法羅 - 1998年12月17日在紐約紐約市)是一位美國藝術家和版畫家,以他的高速公路和路标繪畫而聞名,這些繪畫與波普藝術和極簡主義、精确主義和硬邊繪畫以及超現實主義接壤。他的題材明顯帶有美國特色,有時會喚起人們對這個國家未來的謹慎看法.
Allan D'Arcangelo是意大利移民的兒子。他于1948年至1953年在布法羅大學學習,并在那裏獲得了曆史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他搬到了曼哈頓,并在新社會研究學院和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再次學習。這時,他遇到了當時流行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在1950年代中期參軍後,他利用《退伍軍人權利法案》于1957-59年在墨西哥城學院學習繪畫.
然而,他于1959年回到紐約,尋找獨特的美國經驗。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的畫呈現出一種冷靜的感性,讓人想起羅伊·利希滕斯坦和安迪·沃霍爾。然而,在他的一生中,達坎傑洛在政治上一直很活躍——這在他的畫作中很明顯,盡管不一定是公開的。他的興趣涉及環境,反越南戰争抗議以及女性性行爲的商品化和物化。通過他的繪畫和著作,很明顯,達坎傑洛對他那個時代的社會習俗有一種明顯的不适,這可以從他對待主題的超然處理中讀出.
到1970年代,達坎傑洛在藝術界獲得了重大認可。他以典型的美國高速公路畫而聞名。然而,他的道德感總是勝過他對藝術界名聲的興趣。1975年,他決定退出多年來一直代表他的畫廊馬爾堡畫廊,因爲他們處理馬克·羅斯科遺産的方式。這最終決定了他在藝術機構中被排斥的命運。他和家人一起退休到基諾薩湖的一個農場,在那裏他繼續繪畫,甚至制作土方作品。由于這一舉動,達坎傑洛的遺産可能不如它本來應該的那麽爲人所知。他被認爲是一個跨越多種藝術風格之間的人物,很難歸類。他冷靜的、波普般的感性也遇到了當代藝術界藝術運動的常見危機;通常,藝術運動隻持續十年,然後被一種新的風格所取代。然而,他确實回到了這座城市,從1973年至1992年在布魯克林學院繼續任教,從1982年至1992年在視覺藝術學院任教,他之前也曾在1963年至1968年任教。最後,他于1998年因白血病并發症去世.
D'Arcangelo拒絕抽象表現主義,盡管他的早期作品具有繪畫性和某種表現力的感覺。他很快轉向了一種似乎與波普藝術和極簡主義、精确主義和硬邊繪畫接壤的藝術風格。顯然,他并不适合波普藝術的範疇,盡管他與這些藝術家分享主題(女性、标志、超人)和技術(模闆、組合)。對達坎傑洛來說,他的風格不如他所描繪的主題重要,他認爲抗議和抵抗的文化比任何美學問題都更有意義。他選擇首先探索的主題是美國的經驗。起初,他觸及了當代美國意識中的特定主題,例如肯尼迪總統在《代替暗殺》(1965)中的悲慘死亡以及《我們的國鳥能生存嗎?(1962). 然而,他很快就轉向了美國高速公路的廣闊、如果超然的場景。這些畫作讓人想起奇裏科(Chirico)和達利(Dali),盡管對現在有更濃厚的興趣,對過去不感興趣。這些畫作也具有銳利的品質,讓人聯想到精确主義風格,或者更具體地說,查爾斯·希勒。這些畫作還表現出對畫布上所代表的平面和透視矛盾的濃厚興趣,同樣,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早期的藝術家也經常思考。總的來說,達坎傑洛努力将他的主題提煉成最誠實、最易理解和最概括的描述;他的畫作是對美國經曆的诠釋,而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