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名稱:安東尼奧·坦布裏尼,意大利男中音 Antonio Tamburini, Italian Baritone
創作者:約瑟夫·克裏胡貝爾 Josef Kriehuber
創作年代:1828
風格:比德邁風格
媒材:石闆印刷
類型:肖像畫
版權信息:Public domain
作品介紹
安東尼奧·坦布裏尼(Antonio Tamburini,1800 年 3 月 28 日 – 1876 年 11 月 8 日)是意大利歌劇男中音。
坦布裏尼出生于法恩紮,當時是教皇國的一部分,他跟随父親學習管弦樂号角,并與阿爾多布蘭多·羅西一起學習聲音,然後在 18 歲時以歌手的身份在 La contessa di colle erbose (Pietro Generali) 首次亮相。他後來成爲他那個時代最優秀的男中音之一。他的聲音優美,流暢而靈活,爲他寫的美聲音樂表明了其質量。Castil-Blaze在1833年5月的《口琴》中描述了他的聲音:
然而,從英國和愛爾蘭媒體的幾條評論中可以明顯看出,到 1847 年,他肯定已經獲得了顫音。例如,《漢普郡電訊報》在 1847 年 4 月指出,“坦布裏尼的聲音表現出時間的一些影響,因爲他的高音失去了力量,而一直是他缺陷的顫抖增加了”。
他還以其漂亮的外表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舞台表現而聞名,經常與男高音喬瓦尼·巴蒂斯塔·魯比尼和女高音朱利亞·格裏西合作。
坦布裏尼因與貝裏尼的歌劇(如《清教徒》)的聯系而聞名。事實上,他是國際領先歌手的所謂“清教徒四重奏”之一,與格裏西、魯比尼和貝斯路易吉·拉布拉切并駕齊驅。四重奏在舞台上重聚,盡管喬瓦尼·馬裏奧取代了魯比尼,但在 1843 年多尼采蒂的《唐·帕斯誇萊》首映式上。
作爲倫敦和巴黎觀衆的最愛,坦布裏尼嫁給了女低音瑪麗埃塔·吉奧亞-坦布裏尼。他們經常一起唱歌。
他于1876年在尼斯去世,享年76歲。
筆記
來源
感謝您對藝術百科網站的運營支持,您的贊助屬于自願行爲,用于支付本站服務器資源和運營維護成本。
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