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的最後一天 The Last Day of Pompeii (1830 – 1833),卡爾·布留洛夫

龐貝的最後一天 The Last Day of Pompeii (1830 - 1833),卡爾·布留洛夫

作品名稱:龐貝的最後一天 The Last Day of Pompeii
創作者:卡爾·布留洛夫 Karl Bryullov
創作年代:1830 – 1833
風格:浪漫主義
媒材:油畫畫布
類型:曆史畫
圖片尺寸:651 x 465.5 cm
現位于:俄羅斯博物館,聖彼得堡,俄羅斯
版權信息:Public domain

作品介紹

龐貝的最後一天是卡爾·布留洛夫于 1830 年至 1833 年創作的一幅大型曆史畫作,主題是公元 79 年維蘇威火山的噴發。值得注意的是,它位于當時俄羅斯的主要風格新古典主義和法國日益實行的浪漫主義之間。這幅畫幾乎獲得了普遍的贊譽,并使布留洛夫成爲第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俄羅斯畫家。在俄羅斯,它被視爲證明俄羅斯藝術與歐洲其他地區的藝術一樣好。然而,法國和俄羅斯的評論家都指出,古典模型身體的完美似乎不符合他們絕望的困境和繪畫的整體主題,這是浪漫主義的自然摧毀人類創造的崇高力量之一。

那不勒斯以南的羅馬城市龐貝城在19世紀初進行了積極的挖掘,上個世紀中葉開始了對這座城市及其鄰居赫庫蘭尼姆的工作。藝術家們非常清楚它作爲一個主題的潛力。約翰·馬丁(John Martin)于1822年繪制了《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毀滅》,其他人則繪制了該遺址的草圖并制作了版畫。

1823年,布留洛夫與他的兄弟亞曆山大經威尼斯和佛羅倫薩抵達羅馬。亞曆山大是1825-26年龐貝浴場科學研究和修複的參與者,這導緻他的書《龐貝溫泉》于1829年在巴黎出版,卡爾可能在1824年訪問了龐貝。他看到了亞曆山德羅·桑基裏科(Alessandro Sanquirico)爲喬瓦尼·帕西尼(Giovanni Pacini)的歌劇《龐貝之終極》(L’ultimo giorno di Pompei,1825年)設計的布景,該歌劇在那不勒斯和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演出,并參觀了那不勒斯博物館,研究從龐貝城回收的文物。他當然在1827年訪問了龐貝,根據羅莎琳德·布萊克利的說法,他受到Via dei Sepolcri(墳墓街)遺迹的影響,他決定将他的畫放在那條街上。當代信件表明,他研究了小普林尼對這場災難的目擊者描述,普林尼的叔叔在這場災難中死亡,普林尼在給塔西佗的信中的觀察在圖片中被引用。同樣在文學方面,布留洛夫閱讀了亞曆山德羅·曼佐尼(Alessandro Manzoni)的小說《訂婚夫婦》(I Promessi Sposi)(1827年),其中基于曆史地描述了一場災難性的瘟疫和個人對它的反應。

這些資料合并成被稱爲龐貝城的最後一天的作品,布留洛夫應伯爵夫人瑪麗亞·拉祖莫夫斯卡娅的要求于 1828 年爲該作品繪制了一幅構圖草圖。主要畫布是由布留洛夫在那不勒斯見過的阿納托利·傑米多夫伯爵委托的,同年他爲他畫了一幅馬術肖像。它原定于1830年完成,總價爲40,000法郎,但到那年年底,布留洛夫隻用兩種顔色勾勒出畫布上的人物輪廓,并且很少注意顔色的選擇。去博洛尼亞和威尼斯看丁托列托和提香的作品給了他所需的答案。

感謝您對藝術百科網站的運營支持,您的贊助屬于自願行爲,用于支付本站服務器資源和運營維護成本。

高清原圖下載地址:
無水印原圖下載
當前圖片
下載價格1
卡爾·布留洛夫 作品合集(共101張)
下載價格19
客服QQ:4216683
0

評論0

請先